一、“6.10”重大透水事故回顧
2022年8月31日,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公布了忻州市代縣大鴻財礦業有限公司“6.10”重大透水事故調查報告。該事故被認定為重大生產安全事故,27名公職人員和25名相關企業人員被問責。
2021年6月10日7時20分,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大紅彩礦業有限公司發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935.95萬元。

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迅速組織救援力量,全力搜救人員,做好事故處置工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山西省政府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山西省紀委成立調查組,全面調查處理事故。同時,國務院安委會對事故進行了督辦。
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勘驗、調查取證、查閱資料、人員詢問、專家論證等方式,查明了事故原因。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非法開采主洪溝下方的保安礦柱導致主洪溝塌陷,降雨徑流沿塌陷坑進入采空區,在此與未徹底處理的采空區積水匯合。積水迅速增加,水壓增大,沖破了1310m水平開采作業與1320m采空區之間的軟弱巖層,造成了透水事故。
事故調查報告指出了有關地方黨委、政府、部門和企業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事故責任,針對事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和防范措施。
資料圖片:2021年6月10日晚,山西代縣大紅蔡鐵礦4號斜井入口處,救援人員搬運水管,準備搭建排水系統。當日上午,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大紅蔡鐵礦4號斜井發生透水事故,13人被困井下。中新社記者吳俊杰攝
事件回顧:
2021年6月10日上午,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大紅蔡鐵礦4號斜井發生透水事故,13人被困井下。
2021年6月16日晚,記者從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大紅蔡鐵礦“6.10”透水事故現場指揮部獲悉,經過6天多的緊張救援,13名遇難礦工遺體全部升井。事故救援工作結束后,立即開始事故調查。
2021年6月18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約談了山西省政府負責人和山西省應急廳、忻州市政府、呂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
2021年6月22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因忻州市代縣大紅蔡鐵礦“6·10”透水事故,當地公安機關已對該鐵礦實際控制人、企業法定代表人王某、總經理郭某、安全生產經理沈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忻州市、代縣黨委已對代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企業所在鎮黨委書記、鎮長、代縣急診科分管領導予以免職,對忻州市急診科分管領導停職檢查。
二、學會識別透水預兆
二、學會識別透水預兆
礦難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惡劣的影響,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礦工一旦進入礦井,就會面臨礦井坍塌、設備故障、火災、爆炸、井下漏水等突發事件。,所有這些都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學會逃生和自救知識,是每個礦工兄弟的必備技能。
當井下發現以下征兆時,考慮透水的可能性,及時匯報,撤退。
1.煤層變得又濕又軟;出現滴煤淋水現象,淋水由小變大;煤中出現鐵銹紅水痕;工作面溫度降低或出現霧和H2S氣味;聽到水聲了嗎
“嘶嘶”(俗稱“水”)聲;隨著礦山壓力的增加,會發生冒頂和底鼓。
2.工作面壓力增大,底板鼓起;沿著裂縫或煤壁向外滲出;底板破裂,高壓水沿裂縫噴出,并伴有水嘯聲;底板發生“底爆”,巨響,大量水噴出。
3.局部冒頂、水量驟增、流沙。
三、當發生透水時,我們如何自救?
三、當發生透水時,我們如何自救?
1.萬一某一天井下發生透水事故,要盡快通知附近區域的工作人員沿規定路線撤離,避災;在疏散之前,盡量通知運行部門疏散目的地。
2、特別關注“人往高處走”去”,千萬不要進入透水點以下的單頭巷道。
2、特別關注“人往高處走”去”,千萬不要進入透水點以下的單頭巷道。
3.由于洪水泛濫,勢頭兇猛,影響很大。后退時,一定要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盡量避開壓頭和水流排出的主流;如果情況
緊急情況下,來不及逃生時,可以抓緊棚梁、棚腿等固定物,防止被水撞倒沖走。
4.在有毒有害氣體存在的情況下,一定要佩戴自救器。
5.人員撤出透水區域后,應立即嚴密關閉防水閘門,切斷水流。
6.在撤退中,如果出口被堵住,要尋找合適的避難所躲避災難,并留下衣物、礦燈等。作為等待救援人員救援的標志。嚴禁盲目潛水等冒險行為。
7.在避災洞內,可以有規律地、間歇地敲擊金屬物體、頂石等方法,發出呼救聯絡信號。
8.被困期間斷食后,即使在饑渴的情況下,也要盡量克制自己不吃雜物充饑。在難以忍受的條件下飲用地下水時,要用紗布或衣服過濾。
以上就是礦道網(原中國選礦技術網)給礦業整體的關于發生礦難透水時,我們應該如何自救的措施和行動,避免造成更多人員傷亡和因為透水事件不知如何自救導致的2次傷害。安全問題大于天,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多熟悉一些安全常識,能在危難時刻給你一個救命稻草!
以上就是礦道網(原中國選礦技術網)給礦業整體的關于發生礦難透水時,我們應該如何自救的措施和行動,避免造成更多人員傷亡和因為透水事件不知如何自救導致的2次傷害。安全問題大于天,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多熟悉一些安全常識,能在危難時刻給你一個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