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羅斯與烏克蘭武裝沖突正式開始后,開戰已超24小時。期間俄方軍隊持續以多點導彈襲擊、地面部隊推進與烏克蘭武裝部隊激戰。烏方隨后以亞速海、俄烏邊境導彈襲擊進行反擊。

很多人疑惑為什么俄羅斯要對烏克蘭開戰,從長遠角度看,其實戰爭打的是資源,爭奪的也是資源,烏克蘭地理位置處于西方和俄羅斯之間,歷史上是兩大陣營交匯的前沿。它是歐洲第二大國家,人口4300萬,比波蘭多600萬。烏克蘭東西距離1300公里。無論哪一方控制烏克蘭,都可以將影響范圍推進1300公里,所以這是戰略家必爭的地方。
貧窮的烏克蘭

烏克蘭排名第二,人均GDP2.1萬人民幣,連發展中國家都算不上,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貧困國。在烏克蘭,物價水平極低,牛羊肉十幾塊錢一斤。明明擁有歐洲第二大面積的國土和75%的黑土地,以及80多種可供開采的富礦,烏克蘭為什么會窮到這個地步?其實在蘇聯解體之初烏克蘭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不僅有3500多家軍工企業和300多萬名職工,還是繼承蘇聯核武器最多的兩個國家之一。蘇聯解體后,烏克蘭西邊的波蘭和斯洛伐克相繼加入北約組織,與東邊的俄羅斯隔空對峙,烏克蘭變成了北約和俄羅斯的隔離帶。而國內的親歐派和親俄派也爭執不下,矛盾不斷升級,最終導致克里米亞入俄和烏東戰事的爆發。戰爭摧毀了國內原本發展良好的重工業,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同時烏克蘭政府的貪污腐敗也愈演愈烈,政治局勢變得一片混亂。內憂外患之下,烏克蘭人民只能在貧困線上繼續掙扎。
烏克蘭的自然資源

除了地理位置和政治原因外,豐富的自然資源也被覬覦。烏克蘭的煤炭、鐵和錳儲量居世界前列。烏克蘭從南到北在北緯44度到52度之間,與中國東北地區(從南到北在北緯38度到53度之間)非常相似。例如,烏克蘭也被稱為歐洲糧倉,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糧食出口國。
烏克蘭的鈾儲量排名;烏克蘭當年是第三核大國,烏克蘭還從蘇聯繼承了相當數量的核武器:1270枚核彈頭、2480枚戰術核武器、176個發射井使烏克蘭成為了當時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的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國。此外烏克蘭還有能攜帶核巡航導彈的圖-160、圖-95戰略轟炸機。烏克蘭當時的核武庫水平確實已超過了英、法、中等國。所謂“世界第三核大國”絕非浪得虛名。
鈦儲量在歐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十;在鉻礦勘探儲量方面,世界排名第二(23億噸,占世界儲量的12%);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儲量(300億噸);汞儲量在歐洲排名第二;歐洲頁巖氣儲量排名第三(世界第13位)(22萬億立方米),自然資源總值排名世界第四。眾所周知的核電站,切爾諾貝利在烏克蘭。烏克蘭黑土地下礦產資源豐富,煤、鐵、錳、鎳、鈦、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石油、天然氣等等位居世界前列。這些礦產資源分布在全國7000多個地區(其中4000多個地區已進行開發)。烏克蘭已探明的鐵礦石的儲量有275億噸;煤、染料礦石、陶土地臘和石墨的儲量也比較豐富。資源豐富的烏克蘭在蘇聯時代是主要工業基地之一。
烏克蘭的煤炭儲量相當豐富,全國煤炭儲量大概在340億噸左右,主要分布在東部的頓巴斯煤田、西部的利沃夫-沃倫煤田和中部的第聶伯煤田。其中最大的煤田是頓巴斯煤田,盛產無煙煤、煉焦煤,產量占烏克蘭煤炭總產量的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該煤田位于獨立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共和國(俄羅斯目前單方面承認)。
蘇聯時期,頓巴斯地區與俄羅斯羅斯托夫州以及俄南部的一些地區是一個工業體系,是前蘇聯西部工業中心,煉焦煤儲量又較豐富,因而開發程度很高,煤炭總產量和無煙煤及煉焦煤產量一直居前蘇聯首位。

烏克蘭錳礦資源排名第二,錳礦石的儲量超過21億噸;已探明的錳礦儲量主要集中在兩大礦區:尼科波爾礦區和恰圖拉礦區。最大的錳礦藏位于烏克蘭的尼科波爾區域,其儲量約占世界錳礦儲量的75%,錳礦開采量為世界的31.9%,居位。
烏克蘭石油和天然氣產地集中在西部(前喀爾巴阡),東部(第涅伯彼得羅夫斯克—頓涅茨洼地),南部(近黑海洼地)。烏克蘭鐵礦的儲量約65億噸,主要儲藏在克里沃羅格-扎波羅熱礦帶,包括克里沃羅格、克列緬丘格、別洛澤爾斯科耶三大鐵礦區,克里沃羅格礦區各礦井礦體的平均含鐵品位為57.1%,是其主要礦區。

前蘇聯解體后,烏克蘭從計劃經濟轉變為當前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這也導致了當前烏克蘭經濟的衰退。如果烏克蘭想破釜沉舟,融入歐洲經濟一體化,它需要與俄羅斯徹底切割。俄羅斯怎么會輕易放棄烏克蘭的寶地,因此近年來兩國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烏克蘭自然會被各方覬覦,無論是轉移國內矛盾還是掠奪資源。當然,豐富的自然資源儲量,尤其是鈾礦,必然會增強歐盟實力,影響俄羅斯的戰略縱深和經濟體。
登錄礦道網,關注更多礦業信息。